校友工作
百廿风华·校友访谈丨刘保中:初心指引,砥志研思

人物简介:

刘保中,2002级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硕士和博士均就读于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与教育社会学研究室。

人物采访:

问:刘老师您好,您在山大社会学系学习时的感受和经历是什么样的呢?这些年您有没有继续关注学校的发展,您感觉现在的学校和您读书时相比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我是2002年高中毕业进入山大社会学系学习的,那一年也正是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步入大众化阶段的第一年。大学文凭变得越来越普及,但社会大众意识里对社会学专业还比较陌生,多数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专业,对这个专业的刻板印象就是“不知道学了能干什么”的冷门专业。所以,我最初进入社会学专业学习时内心比较迷茫,是一腔热血被错付的感觉。庆幸的是,母校山大是一个底蕴深厚、学风朴实的学校,社会学系当时所在的洪家楼校区,美丽古朴、幽静安然,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安抚了我躁动不安的心。社会学系的老师、师兄师姐也都非常好,他们及时地提供专业启蒙、释疑解惑,成为我们大学成长的关键他人。在山大社会学系的四年求学经历,对于我个人今后无论是工作、求学、还是做人,都获益匪浅。一晃距离当年入校过去快20年了,山大一直在前行。跟现在的山大学子比起来,我一个很明显的感受就是现在的95后、00后大学生,具有他们这一代人特殊的精神气质,显现出独特的时代烙印和人生经验,他们拥有更强烈的专业认知和更大的学术自觉

问:您在读期间社会学系的师资学科是怎样的状态,读书生涯中,您对哪一位老师的印象最为深刻?你们之间有有趣的故事发生吗?您在读期间有没有什么经历对自身成长有特别的影响或提升?

我就读山大社会学系时,客观地说,社会学专业的发展水平同当时国内一流的社会学专业相比还略显逊色,一些专业课程的设置也不够健全,不过当时系里几位资深教授治学严谨又平易近人,慢慢把我们领进了社会学的大门。当时我们的专业启蒙课《社会学概论》是由李芹老师讲授的(她现在已经退休),李芹老师和蔼可亲,讲课也能深入浅出,深受同学们喜爱。李芹老师也是我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当时在做论文的时候,我觉得只要把握大的观点就行了,细节的地方不用太在意,结果当我还像平时一样乐呵呵地跟李老师聊起论文时,她异常严厉地批评了我,对于论文的逻辑论证和行文规范,甚至每一个引用、标点符号都一一指出我的问题,让我很羞愧难当。自那以后,我明白了严谨治学的道理:学术训练是一种特殊的训练,来不得半点马虎

问:您当初为什么选择社会学专业?我们了解到您长期致力于青少年与教育社会学研究,成果丰硕,是什么动力促使您这么多年来在这类领域深耕、探索?

确切地说,最初进入社会学专业学习是被动选择的结果。我是被调剂到社会学专业的,大学填报志愿时,我原本填的是法学专业,当时我很自信地觉得,对于社会问题、社会不公的现象,法律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后来学了社会学,才发现阴差阳错,分析社会现象、直面社会问题最契合社会学专业的属性。至于在后来的研究中为何逐渐聚焦到青少年与教育社会学领域,既与博士期间的学术研究经历有关系,也与我来中国社科院工作会所在的研究室方向有关联。不过,最根本的原因,我觉得还是初心指引,教育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千秋大业,也是帮助出身不好的孩子实现向上流动的关键手段,也就是说,从自身最关心、感觉更为重要的社会问题出发

问:为引导青少年投身科技创新、矢志科创报国,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有幸在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课外学术竞赛时得到过您的指导,收获颇多。对于如何扎根中国土地,写出高水平的研究报告这一问题,请问您能否给我们广大学子一些指导和建议?

“挑战杯”为大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坚持走进实践深处,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但是我们很多同学对如何做社会调查尤其是做真正的社会调查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要科学真实地认识社会,有两点非常重要:首先是态度要端正,社会调查必须要走出象牙塔,走出纯书斋,不能单单就是在网络上检索资料和纸上谈兵,要通过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其次把握正确的调查方法,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毛主席在《反对本本主义》中的一句名言“不做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但实际上在后来的一篇文章中,毛主席又补充了后半句“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所以掌握科学系统的调查方法也是做好社会调查的必修课。

问:您在《“扩大中的鸿沟”:中国家庭子女教育投资状况与群体差异比较》这篇文章中曾经提到过家庭教育投资在不同群体之间的结构性不平等以及“增长的分化”这一现状,您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

家庭教育分层及养育不平等是我此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篇文章里,我关心的核心问题是在全民投资教育的时代,教育焦虑、市场化和教育政策的变化如何共同导致了不同社会群体/不同背景家庭的子女教育投资水平以及增长速度的差异。简单地说,出身于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不利的孩子面对的不仅是输在“起跑线”,而且也不具备更快的追赶速度,反而越拉越远,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鸿沟”越来越加深。显然,这种教育投资的社会事实无疑会强化教育的社会再生产属性,大大弱化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这篇文章发表于2020年,今年7月份,国家出台了影响深远的“双减”政策,正是对这一社会问题的政策回应

问:我们了解到您关注“95后”网络生态,互联网已经成为95后青年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您的研究中可以发现近四成大学生关注网红,您能否跟我们聊聊当前大学生追捧网红或者网络明星这一社会现象?

我所在的中国社科院青少年与教育社会学研究室基于全国的大学生调查数据显示,盲目追捧网红或者网络明星的大学生的比例其实不高,只不过少数负面案例的出现会带来比较大的舆论渲染效应和恶劣的社会影响。95后大学生是伴随着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和普及而成长起来的一代,是网络时代不折不扣的原住民。他们的信息分享和情感共享更多地通过网络的方式来实现,网络亚文化兴起,网红的出现就不可避免,网红不是洪水猛兽。不过,对于价值观尚在形成中的大学生来说,网红的言行举止肯定也会对大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这一问题,这既需要大学生从自我做起,培养自身的网络行为自主和自觉能力,也需要政府和学校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督。

问:在当初择业时,您为什么选择走上教书育人这条路?工作后,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您有没有遇到过什么难题?您是如何化解的?

我在北大读硕士时的职业理想并非做学术,硕士毕业后先是选择去了北京一家国企工作,后来才慢慢发现学术能够给我带来更大的意义感,对学术的兴趣也日益增长,于是后来就回归学术研究了,有一些意外,也可能是不忘初心。来到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工作后,我发现这既是一个温暖有爱的大家庭,又是一个学术竞争异常激烈的地方,尤其是同辈过于优秀,该如何让自己跟上大家的步伐,成为我最大的工作压力源。说实话,我自己还没有很好地化解这一问题,但是我觉得这是好事,可以督促自己不能松懈,继续加油

问:回首您的大学生活,您认为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作为我们的老师、学长,您能否给正在经历大学生活的学弟学妹一些寄语?

我觉得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最大的收获是得益于山大朴实无华的学风,让自己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工作习惯,同时保有一颗朴素的初心和关注民生的使命感。我希望正处于大学生活中的学弟学妹们,既要读圣贤书,从读书中汲取智慧,能够让你终身受用,又要闻窗外事,保持开放的心态,把个人成长与社会变迁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在社会发展中建构自我的意义,为梦想寻找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