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工作
如歌岁月|记忆中的大学食堂(哲学系77级校友 李金蓉)

1429有幸成为77级的一名大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活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东西,其中就包括学校食堂。食堂是除了教室、宿舍以外我们进出最多的地方,特别是在那个年代,食堂实在是承载了太多的东西,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的去处,也是学生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在有关食堂的记忆片段中,还可以寻觅到时代变迁的痕迹。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组打饭、女生窗口、拉票竞选。

记得入校很长一段时间里,山大新校只有一个学生食堂。学生花多少钱用于吃饭,吃什么饭、怎样买饭,个人都无权选择。吃饭的标准是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分类统一规定的,而食堂里供应的饭菜和打饭的方式也别无二致。

众所周知,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仍然处于计划经济的票证时代,对于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票证是粮票、饭票。大学生每月的粮食定量大约是30斤,还有10多元钱的伙食费。这样的待遇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很不错的。经过多年的“文革”动乱,突然之间有了上大学的机会,不仅无需缴纳学费,吃饭问题也不用自己操心。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学校还给予不同额度的补助。像我这样来自农村的同学基本都有份儿。我们对国家的关照由衷地感激。当然,由于饭菜油水少,副食也不多,就饭菜质量与数量相比,后者也许更受重视。当时,济南各院校的学生们私下里有一个传说,据说是山大食堂的饭菜最实惠。

除了伙食标准的统一,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打饭的方式也是一样的。小组既是学习的单位,也是生活的单位,每个小组都有两个饭盆,一个是用来盛放主食的,一个是用来盛菜的。食堂窗口只向小组集体发放饭菜,不面对个体学生,且大家吃的是一样的饭菜,只有一种情况是例外的,那就是生病的时候。当时校方有规定,如果那位同学生病了,生活委员就可以向食堂方面报告申请病号饭,得到特殊关照。既然是小组买饭,那么固定的小组饭桌就是必需的,这可是我们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所享有的特权。学校按照不同的系分区,系里又按照班级、小组分配饭桌。每个小组都安排了值日表,下课后值日生要早早地去食堂排队打饭、公平地分配饭菜。另外,早点排上队,还可以为大家领到较实惠的饭菜,创造点意外的福利。吃饭的时候,小组围站在一起,边吃边聊,很是温馨。饭后,自己清洗餐具,然后规矩地摆放在桌子上,值日生要负责把饭桌擦干净。

小组制吃饭大约持续了一年,后来变为个人买饭,食堂的饭菜花样逐渐多了起来。个人有了一定的挑选余地,烦恼也随之而来。下课以后,大家争先恐后地奔向食堂,食堂大厅很快就变成了一个“竞争”的场所,特别是受欢迎的包子、饺子之类的窗口,不挤出一身汗很难买到,女同学经常知难而退。即便是在普通窗口,也不很轻松,大家你推我拥,菜汤撒到身上并不稀奇。这种情况下,不愉快的事情也就时有发生,最为严重的一次是发生在外系的男生之间。好像是晚饭时间,先是两个男生之间的争吵,接着就是两个系男生之间的群体冲突,吓得我们赶紧跑出食堂。当然,这种冲突也仅此一次,在学校的干预下,影响很快就消除了。

面对食堂的混乱局面,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凡是有饺子供应的时候,就专门为女生开一个窗口,男同学自然不好意思抢占,女同学也没有违反规定为男同学代买的。为了维持秩序,学生会开始组织成员轮流值班、监督排队。在井然有序的队伍中,还可见到不少同学拿着小本本背单词。学校后勤部门又开了夜宵店,同学们下了晚自习,可以买到热腾腾的饭菜。同时,学校周围的小店也逐渐多了起来。随着副食品的逐渐增多,很多同学的粮票都有剩余,节余的粮票在市场上可以当钱用。

食堂也是一个集体展示的地方。上课的时候,不同的班级特别是各系之间的同学联系不多。在食堂里,大家互相观察与评价,特别是外系那些有特点的同学,无论是长相还是行为方面,都可能成为宿舍里的谈资。记得当时外系有一个男生因为老是习惯近距离地盯着女生的脸看,没少挨骂。后来听他们班级的女生说,其实那个男生老实厚道,人不错,只是因为高度近视,才引起大家的误解。为此,我们还真有些内疚。

食堂还是社会活动的场所。刚入校时,校学生会组织成员的产生是按照班级再到系为单位逐级推选出来的,后来据说是可以打破这个模式,公开竞选产生。于是,食堂大厅内外就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竞选活动,有的在食堂必经之路的台阶上演讲,有的在食堂大厅里演讲,非常热闹。印象最深的是一天中午,我们正要离开的时候,突然被剧烈的饭盒敲击声吸引,抬眼望去,一位外系的男生正站在饭桌上,手舞足蹈地高声演讲着,至于他都说了些什么,我们压根儿就没听见。不过大家都知道的一点就是,他在为争取进入学生会努力,至于是否如愿以偿,不得而知。

总之,食堂里不仅有喧闹、拥挤、冲突,也有温馨、乐趣、友谊。这就是我们的大学食堂。

文:李金蓉

图:李金蓉、《如歌岁月》编辑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