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道
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Pim Martens教授做客我校可持续发展系列前沿讲座

11月28日-12月5日,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Pim Martens 教授做客我校可持续发展系列前沿讲座,先后作了“可持续发展导入、人与动物关系、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等多个主题的报告,社会学系苏冰涛老师主持。


11月28 日,Martens 教授在知新楼A1408作了可持续发展系列讲座的首场报告即“可持续发展导入”主题报告。在整个讲解中通过五首英文歌片段带给人的不同主观体验引入了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这一话题的见解。首先,他认为可持续发展这一话题起源于世界人民对和平、自由、不断改善的生活条件以及健康环境的渴望。接着,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起源做了详细介绍。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通过为世界贫穷人口提供持续且安全的栖息地,减少资源消耗、环境退化、文化干扰和社会不稳定。要在确保不损害生态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可持续发展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影响几代人的,二是大规模、多领域的,包括社会文化、生态、经济等。如果没有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农业发展、水资源、交通系统、人类健康等都会遭到破坏。我们必须打破科学、地域、地理、沟通等障碍,通过分析性、参与性、策略性的科学方法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11月29日上午,Martens教授作了第二场讲座——“全球化和地球系统”。Martens教授首先用一张全球城市能耗图引入主题,东亚、东南亚、北美洲、欧洲西部等地区高度集中的高耗能城市所耗费的资源正在加剧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森林、绿地面积锐减。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已经被紧密联系形成了命运共同体,在享受了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应该共同承担由此带来的后果,采取行动,保护地球家园。


12月2日,Martens教授分享了题为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的报告。他从400内年大气内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升高这一现象引入,介绍了近年来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这些温度、湿度和海平面方面的变化通过森林、水源、农业、物种等方面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气温升高在增加作物产量、降低冷冬死亡率的同时,也可能会加重心脏疾病、增加肾衰竭风险、造成疟疾、登革热等流行病的大范围传播。Martens教授的全球模型、GIS地方模型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也对同学们深有启发。全球化、气候变化是否意味着一个更健康的未来还值得讨论。虽然可以预期极端气候现象将会增多,但人类要适应并控制其对健康的影响。


12月3日,Martens教授作了第四场报告——可持续的人与动物间的关系。首先,Professor Martens提出了一个背景性的问题:可持续性的人与动物间的关系是什么?他认为,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属于忽略动物幸福的以经济增长为主导的教条主义。教授列举了人与动物不可持续发展的几种表现。他指出动物园不利于动物的健康发展,通过回顾动物园的发展过程,提出了未来可持续性动物园的形式。接着,Martens阐述了动物有着和人类相似的情绪体验和表达,并通过神经系统科学的角度以及关于宠物主人对宠物情绪看法的研究证明了这种相似性。他认为只有了解这种相似性,人们才能更好地对待动物。最后,Martens谈到了动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他认为动物的陪伴对各个年龄段人的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教授还从跨文化视角比较了不同国家人们对待动物的态度,并且认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可以通过他们对待动物的方式来判断。


12月4日,Martens教授作了第五场报告——“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首先,Martens教授以“生态系统为我们提供了什么?”这个问题引入,为同学们介绍了生态系统具有提供物质供应、调节、支持、文化精神享受等功能。并且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功能对人类健康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生态系统的价值,不仅有直接利用价值,例如,提供食物、工业原料、观赏价值等。还包含了调节气候、防风蓄水、帮助授粉等非直接利用的价值。除此之外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具有潜在的价值,不能用经济来衡量。

12月5日,Martens教授作了题为“可持续发展:科学还是科幻?”的报告。Martens教授讲到,经济,技术,生态和制度的相互交织,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日益复杂,世界正在变得全球化、自由化、个体化、信息化、非正式化。不可持续发展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农业方面的疯牛病、口蹄疫,水资源方面的洪涝、干旱、水污染,其他方面的空气污染、交通堵塞等。可持续发展则是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的多元整合,是多元复杂的新范式,需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最后,Martens教授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科学的两种范式,并详细介绍了范式中的相关概念。